环球聚焦:主板定价不再看23倍PE 还是打新“避险区”吗?

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


(资料图)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简称“《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经过4年试点之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全面实施注册制之后,新股破发率将有所提升,主板很大可能不再是打新的“避险区”,新股连续一字板将不复存在。

23倍市盈率的定价机制将作古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全面实施注册制后,新股定价机制进行了调整,允许主板、科创板采取直接定价方式。

根据征求意见稿中第十一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采用直接定价方式的,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不得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已经或者同时境外发行的,确定的发行价格不得超过发行人境外市场价格。

而在常规的询价定价方式下,询价对象增加期货公司这一类型,明确主板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的同时,应向个人、其他法人和组织询价,与改革前做法基本一致。允许网下投资者可填报3个不同的拟申购价格,调整高价剔除机制比例,完善定价信息披露要求。引入网下发行限售安排,允许采取摇号限售或比例限售方式,引导投资者审慎报价。同时借鉴以往大盘股发行经验,明确发行规模100亿元以上的项目,网下限售的配售对象账户或获配证券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

新股询价定价机制完善之后,意味着,23倍发行市盈率隐性红线将作古。2014年1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明确发行人确定所属行业,并选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参考依据。自此,A股IPO市场出现了23倍市盈率的隐形天花板。

然而,就是这一条新股定价的隐形红线,让无数投资者“打新”受益。“核准制下采取 ‘市场化询价+23倍发行市盈率隐性红线’的新股定价标准削弱了新股定价询价的市场化。”华泰证券发布的《技术周期与全球变局下的全面注册制》报告中表示,新股定价受限情况下,潜力公司无法享受估值溢价,也形成公司上市后连续涨停的景象。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发行环节主板结束23倍市盈率限制,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影响下,新股连续一字板将不复存在。

主板打新神话将被终结

据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A股市场新挂牌上市公司共计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径计),其中121家企业在上市首日破发。值得注意的是,121家企业,均在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板块上市。上述板块共计357家企业上市,澎湃新闻记者粗算之下,注册制下企业上市首日破发率达33.9%。

也就是说,每上市3只新股,就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

而2022年度,共有71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却无任何一家企业在上市首日破发。主板上市首日破发率为0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成为投资打新最为安全的“避险区”。

但是在注册制全面实施大背景之下,“避险区”将不复存在。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认为,新股发行市场化水平逐步提升,未来破发率或将继续上行。“未来新股投资需要更强的定价能力,尤其是询价新规公布后,进一步加强了新股定价市场化,建议投资者优先关注基本面较强、竞争壁垒较高的优质新股。”

华泰证券表示,过去核准制下对投资者没有过高门槛,个人投资者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注册制下更依赖市场对公司的判断,向成熟的长线机构投资者靠拢,深入挖掘公司价值,并通过设置合理的投资者门槛,允许部分有资本实力或拥有专业经验的合格中小投资者进入市场,共享高风险带来的高投资收益。

证监会也向投资者发出提醒,主板改革后,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也有变化,希望大家充分了解这些制度变化和风险点,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关键词: